快速获取报价
已有54人查询报价,请放心填写
一站式建筑资质办理平台
各建筑资质新办、延期、升级、转让、分立
资质大改后,甲级承揽范围变大、二三级合并乙级竞争激烈、建造师含金量大涨!招投标、执业、劳务改革将轮番登场~
发布时间:2022-06-28 来源:
本轮的建筑业改革力度之大,是空前的!
单看资质改革:现有593项资质类别和等级直接压减到245项,缩减幅度超过50%。其中:
勘察资质由26项压减为7项
设计资质由395项压减为156项
施工资质由138项压减为61项
监理资质由34项压减为21项。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可能才是刚刚开始。
根据《“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除了资质改革,接下来还有6大改革亟待登场!
2022年1月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建筑业发展目标,接下来有七大改革。
进一步扩大招标人自主权,强化招标人首要责任。
优化评标方法,将投标人信用情况和工程质量安全情况作为评标重要指标,优先选择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投标方案。
积极推行采用“评定分离”方法确定中标人。
全面推行招标投标交易全过程电子化和异地远程评标。
及时纠正通过设立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外地企业承揽业务的做法,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
修订出台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和标准,大幅压减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放宽建筑市场准入限制。
下放企业资质审批权限,推行承诺制、电子证照,简化各类证明事项,实现企业资质审批“一网通办”。
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发生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依法从严处罚,并在一定期限内不批准其资质申请。
加强资质审批后动态监管,将违法违规行为、质量安全问题多发或存在重大质量安全隐患的企业列为重点核查对象,不符合资质标准要求的依法撤回。
推进职业资格考试、注册、执业、继续教育等制度改革,推行注册执业证书电子证照。
严格执行执业签字制度,探索建立个人执业保险制度。
在部分地区探索实行注册人员执业行为扣分制,扣分达到一定数量后限制执业并接受继续教育。
推广工程总承包模式,以装配式建筑为重点。在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推进全过程BIM技术应用,促进技术与管理、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
加快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交付标准、工作流程、合同体系和管理体系,发展涵盖投资决策、工程建设、运营等环节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模式,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和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带头推行。
在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中推行建筑师负责制。
鼓励建筑企业培育自有建筑工人,建立相对稳定的核心技术工人队伍。
引导小微型劳务企业向专业作业企业转型发展,进一步做专做精。
推行装配式建筑灌浆工、构件装配工、钢结构吊装工等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加快推行投标担保、履约担保、工程质量保证担保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提升各类保证金的保函替代率。
加快推行银行保函制度,探索工程担保公司保函和工程保证保险。
落实建设单位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
大力推行电子保函,加大保函信息公开力度。
改进工程计量、计价规则,优化计价依据编制、发布和动态管理机制。
加快建立国有资金投资工程造价数据库。
强化建设单位造价管控责任,严格施工合同履约管理,全面推行施工过程价款结算和支付。
除了推进7大改革,行业监管模式将迎来“数字化监管”时代!
近年来,主管部门的监管思路一直是“弱化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
2021年6月,“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正式上线试运行!
平台收录了各地和各有关部门上报的超过1200万条职称信息,通过职称查询平台可以核验职称证书,用户可通过www.12333.gov.cn网页、手机12333客户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登录查询。
具体查询范围及咨询电话如下:
2021年9月,住建部发布通知:
自2022年1月1日起,一级建造师统一使用电子证书,纸质注册证书作废。
电子证书使用时限为180天,超出使用时限的电子证书无效,需重新下载。
一建注册证书全部实行电子化,意味着一建注册信息入库、全国联网,特别是自动对比、预警功能,会是个“大杀器”。同时社保、职称全国平台正式上线,以后查挂证就没有漏网之鱼了。
不光是建造师,新“八大员”也实行电子证书、全国联网。
未来2年将借助平台打通、智能大数据,对人员、社保的监管会越来越严!
2022年2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征求意见稿)》等4项资质标准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根据征求意见稿来看,新的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改革变化非常大:
特级资质转变为综合资质;
施工总包一级资质转变为总包甲级;
施工总包二级、三级转变为总包乙级;
专业承包一级转变为专业承包甲级;
专业承包二级、三级转变为专业承包乙级。
原资质标准要求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职称或者建造师执业资格,改为由建造师担任。征求意见稿要求技术负责人必须为一级或二级注册建造师且有工程业绩,接下来,有良好业绩的建造师含金量将大涨。
取消职称人员、岗位人员、技术工人,理论上申请新的施工资质无需再配置职称人员,为企业进一步减负。
原特级施工总承包企业的改革红利最大,改革后的综合资质企业可承担各类工程的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业务,民营特级企业在承接铁路、港航、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业务时,至少在资质问题上不再有障碍。
原先的一、二、三级压缩至甲、乙两级后,各个等级的承接范围和影响力差距更大了。在改革后的甲级资质可以承接本类别内所有规模的项目,相当于改革前的特级资质。
甲级资质承接范围扩大后,其升级标准和办理难度必然也会相应提升,以前资质根据三个等级划分,升级所用的人员和工程业绩相对平缓,而将来企业要从乙级资质直接升级至甲级资质,所要面临的挑战会更高。
原二级企业原来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改革后与三级企业合并为乙级资质,市场竞争会十分激烈。
部分专业承包企业直接成为施工总承包企业,改革红利也很大。如钢结构专业承包资质将并入建筑工程总承包资质。
当下建筑业有几个特点:
1、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地区发展差距拉大。
2、基建领域投资力度持续高位。
3、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转变为投资主体。
4、EPC成为工程建设的主要模式。
5、工程款不到位常态化,利润越来越低。
6、融资难、高负债成为国企新雷区。
7、民营房开企业、建筑企业负重前行。
当前,建筑业正处于一个变革的关键时刻,周遭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前进方向,竞争大、中标难、利润低,大而不强、专而不精等问题倒逼建企转型。
根据《建筑业“十四五”规划》,2025年之前建筑业新的增长点有:
1、智能施工:包括数字设计、智能生产和智能施工,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基地。
2、BIM技术:加快推进BIM技术应用,推动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成果交付和应用。
3、集成设计:鼓励大型设计企业建立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推进建筑、结构、设备管线、装修等一体化集成设计。
4、装配式建筑:大力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积极推进高品质钢结构住宅建设。
5、建筑机器人:重点推进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建筑机器人应用,辅助和替代“危、繁、脏、重”施工作业。推广智能塔吊、智能混凝土泵送设备,提高工程建设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6、绿色建造。
1、特级企业利用综合资质的新政策,向相关领域转型;
2、一级资质企业努力冲击特级资质;
3、二级资质企业适时升一级;
4、三级资质企业努力拓展经营范围;
5、鼓励设计、施工企业按照政策相互申请资质,走工程总承包发展模式。
建筑行业最新新闻资讯、行业动态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
快速获取报价
已有54人查询报价,请放心填写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40号南方证券大厦2104-05室
联系电话:19966273441,19966278101
公司邮箱:pinjianzb@163.com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六8:00-21:00
交通站点:公交(体育中心东门、体育东路等)
地铁(双地铁地铁1号线体育中心站B出口或林和西C出口)
资质咨询:18602008193,19966273441(李工)
咨询QQ:924153106
安证咨询:19966278101(蓝工)
人才猎聘咨询:18202008129
证书咨询QQ: 702001016、3095340788、714420044
扫一扫关注
©Copyright 2021 广东品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5009732号
主营:惠州建筑资质办理 深圳建筑资质办理 广州建筑资质办理 惠州建筑资质代办 深圳建筑资质代办 广州建筑资质代办